絕對音感及相對音感
所謂的絕對音感,是指能夠在沒有基準音的提示之下,正確聽出鋼琴上隨意出現的音。辨音的正確率達到70%以上,始可視為具有絕對音感(Miyazaki 1988)。對於只能辨
識音與音之間的相對音高關係的大部分人而言(這種能力稱為相對音感;relative pitch)。絕對音感真的完美嗎?根據歷史學者的研究,許多作曲家是沒有絕對音感的,例如華格納、拉威爾、柴可夫斯基、史特拉汶斯基等,他們的樂曲並不比具絕對音感的音樂家遜色,後者如莫札特、孟德爾頌、史克里亞賓、梅湘等(Slonimsky 1988)。筆者認為,聽音方式的不同導致對音的想法不同,可能會反映在其樂曲風格上面,但與藝術成就
的高下無關。研究顯示,有許多自閉症患者在沒有接受音樂訓練的情形下發展出絕對音感(Miller1999),然而他們卻未必精通音樂。一位自閉症患者就坦言,她天生擁有絕對音感,但音樂卻無法激起她情感上的反應。無獨有偶的,新葛羅夫(New Grove)音樂辭典的「絕對音感」條目中也提到,絕對音感有可能讓人在聽音樂時分心,減低聆賞的樂趣;有些具絕
對音感者會抱怨:「我在音樂中聽到的不是旋律,而是聽到一串音名流過」雖然臺灣的音樂班大多十分重視絕對音感的訓練,但歐洲的音樂傳統反而更重視相對音感,強調聽音程、和絃的能力。根據筆者的觀察,亞洲音樂學生來到歐洲留學時,其中一個最大的衝擊就是音感訓練方式的不同。大致上來說,在亞洲接受音樂基礎訓練的學生,聽音樂時多半能夠用絕對音感把每個音一一聽出來,不過,歐洲的老師卻未必喜歡這樣的聽音方式,於是追問:「不要老是告訴我和絃裡面總共有哪些音,我是在問你『這是什麼和絃?』」反觀在歐洲接受音樂基礎訓練的學生,雖然沒有絕對音感,說不出和絃裡面
到底有哪些音,但他們通常擅於辨認和絃,並能理解其在樂曲中的功能。從機械論的觀點來看,相對音感其實是比絕對音感更高階、更複雜的處理。我們很容易製造出一部能夠顯示絕對音高的機器(如市售的調音器),但若要寫個程式讓電腦能在聽到音樂之後顯示每個音的首調唱名,卻變得十分困難,因為要教電腦判斷旋律中的哪一個音是首調的Do,似乎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。動物行為學家也發現,許多動物的聽音方式較接近絕對音感而非相對音感;將動物習得的旋律移調之後,牠們就認不得了。從這個觀點來看,人類在聽音樂時傾向於聽相對音高而非絕對音高,可能反映著一種較為高階的抽
象能力,這是其他動物所缺乏的。筆者認為,「絕對音感╱相對音感」這兩種不同的聽音方式,可以用「語意╱空間」這兩種不同的大腦功能「模組」(module)來說明。具絕對音感者聽到音樂時,習慣先將每個音貼上固定唱名的標籤,這是一種語意聯結的能力。相反的,具相對音感者在聽音樂時,則注重於處理音高的相對關係,這種能力可能類似於空間能力。腦科學的研究顯示,空間觀念與音樂旋律的認知傾向由右腦負責,左腦則負責細節的處理及語言的認知等,這
多少也反映出音樂觀念與空間觀念的相似性。轉錄於蔡振家(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);絕對音感的認知心理
學研究;《關渡音樂學刊》1 期。

 

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kjtionkzbakq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